close

由“木桶理論”想到班子建設
“木桶理論”為我們所熟知:一只木桶盛水多少,取決於最短檜木桶的那塊木板。如果對木桶的結構進行深入思考,對加強黨委班子建設有頗多有益啟示。

補短板。最短那能量屋塊木板的高低決定盛水的多少,只有將它補高,木桶才能盛滿水。一個班子裡,如果某個人有哪些方面是“最短的一塊”,就應該考慮盡快把它補起來;如果班子集體中存在著“一塊最短的木板”,作為班子成員,就一定要及早將他找蒸足桶出並“固強補弱”,即先鞏固優勢再彌補弱勢。也就是說,要想提高木桶的整體效應,首要的不是繼續增加那些較長的木板的長度,而是要先下工夫補齊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長度,消除這塊短板形成的“制約三溫暖烤箱因素”,在此基礎上再鞏固強化“高板”,實現班子整體功能的最大限度發揮。

消縫隙。一個木桶上木板間若有縫隙,則即便木板再高,水也會透過縫隙流掉。在班子成員中,每一個人都是一塊木板,都有特長和不足,這就要求班子成員要有大局意識和整體意識,不能有本位主義。只有取長補短、各盡其用,才能發揮所有木板的最大效益。因此,班子裡的每蒸腳桶一名成員都要善於包容別人的缺點,發揮自己的優點,搞好相互間團結,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,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,努力做到協調同步、做好補位銜接。只有這樣,工作才不會“掛空擋”,才能消除縫隙,增強“緊密度”,形成一個團結而有戰鬥力的強大集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ash2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